《诗因乐起诗中有乐 ——记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的诗乐人生》


作者:张丽


【编者注】:此文刊于沈阳音乐学院学报《乐府新声》(2012年第3期),后收录于《闵惠芬纪念文集》(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.2015年)

 

 

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先生是位诗词艺术的爱好者。她多年热衷背诵、朗读古典诗词,醉心于古典诗词的意境。由于常年行走在世界各地,因此一路走一路背成了她旅途中最有意义的事情,她充分利用各种机会,记忆了大量的唐诗宋词:如白居易的《琵琶行》、王维的《阳关三叠》、辛弃疾的《南乡子》、陆游的《咏梅》、苏东坡、洪浩等人的大量诗词作品。同时毛泽东的大部分诗词、中国戏曲唱腔的大部分唱词她也都能如数家珍。走到哪,背到哪,驱走了旅途的漫长和寂寞。

古人云:“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做诗也会吟。”近年来,她又倾心于诗词的创作,这给她的业余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。

闵惠芬的诗词创作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,《答友人》作于1987917日,这是一个特殊的记忆。这一年,演奏家走出66次手术15次化疗的漫长的生命危机,应中央民族乐团的邀请赴京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,临行前,友人孙逊、孙菊园伉俪置酒为闵惠芬壮行。6年噩梦终已远去,闵惠芬再续凌云壮志,赋诗一首。

沉疴六载如梦魇,

朝吟悲歌夜叹月,

几度意冷愁千结,

艺魂一缕难泯灭。

 

断翅重振入青云,

长啸万里抒壮烈,

请君为我举大白,

击节高歌壮远行。

诗文的上阕写了大病期间的苦闷心境,下阕写了演奏家战胜疫病后的雄心壮志。了解闵惠芬的都知道,她是一个视艺术如生命、视舞台如生命的人。重病期间,她还多次不顾家人的牵挂多次参加艺术活动,她对爱人说“你要支持我去抢时间,能抢多少,就抢多少。”。一个“抢”字反映了在“艺术与生命”的天平上她所秉持的“艺术第一、生命第二”的崇高信念。现在重返舞台、重返音乐,她要张开双臂迎接“第二个艺术春天”。这首诗写出了她走进第二个艺术春天时的兴奋、激情、理想、抱负。

之后,她的诗词创作随着她的一系列轰轰烈烈的演奏活动而展开。在《闵惠芬二胡艺术研究文集》第一辑中,刊印了闵惠芬的四首诗词,除上面一首外,还有她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创作的《他们的神灵》、《无题》及《乐志随想》。

这四首闵惠芬早期的诗词,是闵惠芬艺术思想的表露,体现了“音乐在她生命的中央”的艺术情怀。

虽身为演奏家,但闵惠芬会把自我的演奏感悟变成文字,以较明确的语义性传达她的美学追求。

在她的多篇文论中,有一篇是了解她演奏美学思想很重要的文献,即198511月她于病榻中完成的《博大境界中的民族神韵-论二胡协奏曲〈长城随想〉的演奏艺术》一文,这篇文章不仅从亲历者的视角写出了她首演《长城随想》的演奏体验,更重要的是此文传达了她的美学追求,即“情、气、格、韵”。对这一演奏美学思想,她自我的阐释是:“情:指演奏时情感要真切,要有分寸感,要情动于中,声情并茂,自然流露。气:要气韵通达,气质纯正,心随弓运,意到声发,隐迹立形地树立起丰满的音乐形象,生气远出,从而达到传神之妙境。格:要有一个高尚的格调。……韵:指音乐的韵味,要在传统的基础上,寻求我们民族的神韵,着意于民族音乐的语言美和器乐声腔化。………”[1]这一演奏美学思想并没有因这一总结而停止思索,9年后,它凝炼为一首六言诗。

《乐志随想》作于2004330日清晨,是闵惠芬艺术思想的集中体现。全诗如下:

神接天宇之气,

韵含山河之光,

情寄万物之灵,

乐映千古之源。

 “神”是音乐的灵魂,也是一种气质,闵惠芬常说,音乐没有了“神”,就如同白开水,也就取消了音乐。“韵”是中华民族的韵味。作为一个民乐演奏家,具有民族韵味是她毕生的艺术追求。对于“韵”的追求,即闵惠芬于1975年明确提出的“器乐演奏声腔化”理念。这一理念是她音乐中浓郁的“民族神韵”语言的细胞、出发点。“情”是情感,从演奏美学上讲,闵惠芬是一位在演奏倾向上具有典型的“情感美学”倾向的演奏家,而从另一个层面上讲,闵惠芬二胡艺术的“情”是一种更多的与民族历史、民族未来相渗透相关联的大爱,博爱之情。“乐”是音乐,她的音乐是有根基的,这个根深深扎在上下五千年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。

2008年,闵惠芬一次偶然机会,与诗词家吴震启[2]先生相识,写诗的兴趣真的被点燃了,从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的闵惠芬随即主动拜师学艺,不足半年,连连创作多篇诗词向老师交作业。

本人于2008年夏在南京采访闵惠芬先生时,有幸听到她已完成的多篇诗词。可以看出,闵惠芬在短暂的时间即创造了数首诗词,她的诗词创作很是高产,这些诗词涉及到二个层面:一是演奏家对童年生活的回忆,显露了演奏家童心未泯的一面,具有“诗画”性质;二是演奏家对自已演奏艺术的诗化再现。

古今中外,但凡大家,总会对童年生活场景记忆犹新。演奏家由于自身就是记忆力超好的人群,闵惠芬在这方面的表现更是突出,但是能把童年记忆变成言简意赅的诗词,并不是人人都能作到。

闵惠芬的家乡江苏宜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。在这里她度过了快乐的金色童年:游泳、爬树、采菱、挖野菜、放羊。儿时生活的点滴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她的记忆之河里汇成诗、化成乐[3]

采桑

红兜兜,竹篮篮,田埂轻踏路串串。

一阵春风一路歌,姑姑采桑云端端。

晨采桑,午摘果,叶儿甜甜果酸酸。

喜听家家蚕儿唱,沙沙如雨丝丝缠。

兜儿装,篮儿满,春风如缕云团团。

这首诗不仅对仗工整,而且更有意境。写出了景、写出了情,景美、人更美。如梦如幻,如诗如画,这是童年无忧无虑、快乐生活的诗篇。

童趣

绿萍波掩红菱羞,

顽童逐浪盆舟游。

曲项白鹅呷呷问,

哥哥弄潮哪条河。

闵惠芬虽是南方人,但其个性及其艺术印象却更象一个豪爽的北方人。上述这首诗可以印证闵惠芬和她的音乐给人的这种印象。这首诗是闵惠芬忆起自已五六岁时生活的一个场景。幼年的她象个男孩子,所以诗中她把自已写成“哥哥”,胆子又很大,五六岁的小孩不俱怕身边没有大人保护,她模仿大人们坐上他们采菱常用的水上工具“洗澡的大木盆”下河采红菱。小河在孩子的眼睛里是彩色的“绿萍波掩红菱羞”,小河在小孩子的眼睛里也是有生命的“羞”,“羞”字拟人化地写了红色的菱角儿躲在绿萍下面的容颜,小小的顽童,听到河中的“白鹅”问她,哥哥要游向哪里?童趣横溢,让人忍俊不禁。

闵惠芬在说起童年时情景时,常常提到她坐在母亲怀里,象袋鼠一样,听母亲给她唱民谣。下面这首诗给我们一双清澈的孩子的眼睛。

乡景

牛饱清池寐,

犊儿寻母归。

巧妇织朗月,

稚子数星辉。

在音乐体裁中有“音画”,上面这几首诗可称为“诗画”。诗的画面感都极强,这几首“诗画”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清爽、温馨。天上人间充满真挚的爱。

这是闵惠芬对诗词文化的爱好多年后结出的果实,童年的快乐生活汇成她的首批练笔之作。然而她却说这不能算做诗顶多算是“练习曲”。

闵惠芬不仅写自已的童年,还写别人的童年情景。自上个世纪80年,闵惠芬的足迹几乎遍布全国,她的舞台不仅在音乐厅,更在田野、学校、工地,兵营等基层。其中她最热心的音乐会是为中小学生们举办的普及讲座音乐会。有一年,闵惠芬来到江苏金湖县高邮湖小学,这是一个特殊的水上小学,位于高邮湖湖心,几十首大船象连环计那样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渔村,居中的一艘即是高邮湖小学,周围的船是一个个三口之家,音乐会开始之前,远处一艘艘小船飞驰而来,竹竿轻舟、白鹭麻鸭,宛如仙境。闵惠芬和孩子们共同表演,乐声、笑声、琴声回荡在仙境上空。闵惠芬诗意大兴,赋诗一首《高邮湖上小学音乐会》。

童谣唱和琴歌弦,

麻鸭欧鹭绕舱欢,

鱼跃和拍湖上跃,

萧吟吹奏水中天。

     这首诗如一画水墨画,诗、画、情、景交融,即写出了高邮湖的特殊的环境之美和特色,更写出音乐带给孩子们的快乐。

闵惠芬出生在民乐之家,母亲周凤珍女士是家乡宣传队的好歌手,父亲闵季骞[4]先生当时就读于国立音乐院(当时院址设在天津)国乐组,师从一代宗师杨荫浏先生研习乐理、兼习三弦;师从曹安和先生学习琵琶;师从储师竹先生主修二胡;师从程午嘉先生学习打击乐器;从曹正先生学习古筝。毕业后在阳艺术师范从事民族乐器工作,由于会多样国乐器,在当时有着“国王”之美誉。从那一件件乐器中传出来的声音总能深深吸引着小小年纪的她,她痴痴地看,静静地听,音乐引起她无限好奇与遐想……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她,音乐在幼小的心里落了根。

闵惠芬不仅生长在民乐之家,更生长在民乐之乡。二胡演奏家闵惠芬19451123(农历)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和桥镇万石乡弯斗里。这个虽只有6户人家的小村子,但却是民乐之乡。家家户户却都能经常传来悠扬的江南丝竹、苏南吹打、民歌滩簧。乡间小径上也常常行走着诸如“出法会”等民俗性的丝竹乐队,庙会里也常飘荡着和尚道士彻夜的乐声。她常常为身边的音乐痴迷。五六岁时,一次为听乡间的丝竹乐,她跟着行进的乐队不知不觉行走了十多里。

      六十多年过去,闵惠芬对家乡的风俗仍记忆犹新,特别是每年的三月二十六至二十八的庙会,常有菩萨出会,鼓乐齐鸣,声势浩大,甚为壮观。20087月,闵惠芬把多年对故土风俗的美好追忆化成一首长诗。全诗如下:

出会

八抬大轿佛祖坐,庄严随行众神傩。

钟磬鼓乐百戏舞,丝竹笙簧伴佛歌。

 

忽而法号沉锣起,煞时阴风鬼吟哦。

黄童掩耳不敢哭,白叟合十念佛陀。

 

轿里菩萨心头火,口不能言奈若何。

普渡众生法教化,何必施威扫阳和。

 

丝竹细乐徐徐来,驱散乌云阴霾过。

纯纯雅韵碧空净,唯看江峰映春波。

音乐家写诗象写音乐作品,如第三部分有音乐体裁“音画”的因素在里面,上面这首诗《出会》却有曲式结构逻辑在里面。象一部对比结构的三段体。前两句是A段,相当乐曲的“呈现段”,交待出会的仪仗队:佛祖、众神及随行的乐队;中间四句是“对比性中段”,主要是音色、情感上的对比,音色上“忽、煞、火”一波三折,情感上,观会的黄童“不敢哭”、白叟“念佛陀”,出会的菩萨“心头火”波中有对比;后两句是A段再现,一切归于开始的平静。

《出会》是闵惠芬对家乡风俗的追忆,虽然她在家乡弯斗里仅生活到6岁,没有象诗中的黄童被吓的“不敢哭”,相反小小年纪的她却超越了出会表象的“可怕”,进入对传统文化,民族艺术的痴迷,这种痴迷随着阅历的增长,发展为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意识的追求和喜爱,这种被康德视为“无目的的有目的性”的痴迷让她的艺术因此与民族传统文化紧紧相联。

二胡协奏曲《长城随想》是作曲家刘文金先生为演奏家闵惠芬量身定作的一部作品,创作于1979年,历时三年,是一部饱含爱国主义深情、具有民族气质和民族神韵的民族画卷。现已成为我国民族器乐比赛最高奖“金钟奖”的指定曲目。

《长城随想》不仅是一部民族画卷也是一部生命之歌,作品首演于19825月的第十届“上海之春”音乐节。首演之前,闵惠芬即作了一次手术,但为了不耽误首演正常进行,她在手术后三四个月刀口不愈合的情况下,待医生查完病房后,用纱布缠着像打游击那样溜出医院在家练琴,首演前后的6年,闵惠芬经历着人生的低谷,但她以顽强的毅力站胜病魔重返舞台,《长城随想》拉开她“第二个艺术春天”的帷幕。这是一首对她来说有着特殊生命意义的作品。

作为首演者,闵惠芬对此部作品倾注了太多的感情。二十多年来,闵惠芬与多家乐团合作演奏此曲,录制了愈近二十个音像版本[5]2008年,闵惠芬又将“长城随想”做为其持续近三十年的普及讲座音乐会之名,使《长城随想》由一部器乐作品升华为她艺术理想、艺术追求的完美载体。文学家说“文学的尽头是音乐”,对于音乐家来说:“音乐的尽头是文学”。闵惠芬为《长城随想》赋诗如下:

山海关,天下第一关,龙头掀浪渤海湾。

八达岭,雄踞入云端,北国霜天红烂漫。

 

关山重,故城万里远,龙尾横扫大漠边。

噫!阅尽千古兴亡,凭吊世代豪杰。

 

吁!咏怀捐躯英魂,悲苍疆场泪血。

呜呼!感叹华裔汉胄,力创丰功伟绩,

 

巨龙腾飞,长啸万里大展宏图伟业。

金蛇狂舞,天地共震,势同电闪霹雳。

这首诗作于2008年,距闵惠芬首演已过了26年。这26年中,她演奏过无数次,也写过此曲演奏的心得文字[6]。她却未尽兴。

闵惠芬的诗作《长城随想》由四段组成,两句一段,分别对应二胡协奏曲的四个乐章。第一段“龙头掀浪”、“红烂漫”是诗人眼中长城景色,对应第一乐章《关山行》,表现诗人漫步关山;第二段“凭吊世代豪杰”,是诗人思索于第二乐章《烽火操》诗人对历史沧桑的回顾相对应;第三段“咏怀捐躯英魂”于第三乐章《忠魂祭》表达对英魂祭典的缅怀对应;最后一段“大展宏图伟业”于第四乐章《遥望篇》表达对未来生活的展望对应。在情怀上,闵惠芬的诗作同乐曲一样展现了赤子情、民族怀。

19775月,在上海交响乐团排练厅,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听了闵惠芬演奏的《江河水》后,感动得伏案恸哭许久,并说“诉尽人间悲切,听起来痛彻肺腑”。这一事情报道后,引起乐坛上的震撼。小泽征尔对闵惠芬演奏《江河水》一曲的评语是中国文艺评论中被引用的最多的一句。报刊中也多有人把这一评语与小泽征尔评姜建华演奏的《二泉映月》为“跪着听的音乐”的评语误引的情况。

1977年,闵惠芬32岁。她用一件传统民乐“二胡”和一个中国年轻艺术家的魅力征服了世界。后来,闵惠芬随芭蕾舞团去法国演出,和小泽征尔相遇,14场演出中只要有闵惠芬演奏,小泽征尔每场都坐第一排。闵惠芬回忆说:“我的二胡一响,他就不看芭蕾舞了,把头伸向乐池,每次演完总是第一个鼓掌。”

《江河水》是闵惠芬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成名曲,也是闵惠芬的代表作之一。几十年来闵惠芬的演奏已是经典版本。在闵惠芬不同时期发行的《江河水》的版本中,有一个版本是经典中的经典。那是2001年闵惠芬在美国录制的一张以《江河水》命名的专辑,闵惠芬回忆这次录音时说:“那是一遍成功,没有一个音是败笔,情感极其投入,手法的把握……完全忘我,半天都拔不出来,自己内心痛彻肺腑,很长时间都浑身颤抖,无法平静,我超越了自已……这个曲子以后再也不录了,原因很简单,想着要如何超过它的信念将使自己无法再专注拉这首《江河水》。”当时的录音师马濬在后来的回忆中写到:“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收录《江河水》一曲时,从控制室的窗,看到她闭目全神,恍如己与乐曲及她的胡琴融汇为一体。每个拉出来的音符都充满着世纪的忧伤,人间的苦痛,使人戚然于五中,当时几个美、加籍的录音师,虽不懂中乐,欲不其然地站起来,肃穆地聆听,曲终良久,仍然黯然无声,当闵女士走进控制室,重听录音时,各人都不约而同地鼓掌,对她致敬。”[7]这张CD因为闵惠芬的倾情演绎于2001年荣获“世界万张唱片十佳”之最。

闵惠芬对此曲的演奏理解已逾三十载,三十载对一个婴儿来说,已步入而立之年。也因为这种感性认知的充盈,为她的诗词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2008年,闵惠芬以乐曲《江河水》为兰本,赋诗如下:

江水呜咽,凄厉声声,

夫君归啊,泪祭亡魂。

 

塞外大漠,遍野荒坟,

尸骨血泪,筑成长城。

 

征夫边愁,思乡泪尽,

妇盼夫归,望穿星辰。

 

乌云翻卷,电闪雷鸣,

江河咆哮,万千阴灵。

这首因乐而生的诗作凝聚了演奏家闵惠芬三十多年的演奏心得,不仅闪烁出闵惠芬浑厚的文字功力,更是演奏家几十年的艺术磨砺。诗中人物从一个弱女子对夫君的“泪祭亡魂”、“望穿星辰”发展到这个弱势群体“万千阴灵”。情感上层层推进,从“江水呜咽”“泪祭亡魂到”、“思乡泪尽”、“望穿秋水”最后发展到“乌云翻卷,电闪雷鸣,江河咆哮”;闵惠芬的这首诗给我们的感受,如同她的演奏,让我们从最初的“入心入肺”经历着“揪心揪肺”以至于掀起我们“撕心裂肺”的情感狂澜。

《二泉映月》是阿炳流传下来有限的三首曲子中流传最广,影响最大的一首,它是历经苦难的阿炳的心曲,也是历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的心曲。

闵惠芬与《二泉映月》相识很早,还未入学时,她就听到父亲的演奏,“记得我父亲从中央音乐学院放假回乡下掏出各种乐器练习时,我被吸引得寸步不离,呆听呆看的感觉,手指飞快舞动的是《空山鸟语》,最长最悲哀的是《二泉映月》,最激烈的是《十面埋伏》。”[8]

闵惠芬在1963首届全国二胡比赛中演奏过此曲,但对闵惠芬来说,对《二泉映月》最刻骨铭心的经历是1972年。当时文革尚未结束,一位同学偷偷给她一张阿炳的原版录音,此后,她便趁排练之余,在上海电影乐团的一间储藏室里,伴着25瓦的电灯,偷偷练了半年,她从原版乐声中捕捉到阿炳心曲的真髓,她视这段经历为“得阿炳真传”。闵惠芬以曲为兰本,赋诗如下:

苦韵悲冷月,寒音裹残雪,

指颤心凄楚,魂飞泪枯竭。

骨枯神傲倔,身卑气难咽,

目暗清泉洗,崎岖向天阙。

此诗作于2008年。文中“苦、悲、冷、寒、残、凄、枯”道出了阿炳凄苦的身世,“傲倔、清泉、向天阙”写出了阿炳不屈的精神。这是闵惠芬半个多世纪演奏《二泉映月》的语义学的升华,是闵惠芬多年对《二泉映月》“达摩面壁般的修炼”和“终生的感悟”转化成的文学语言

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,二胡艺术处于快速发展时期。二胡受业人数与日俱增、影响范围遍及大陆、港、澳、台及海外、参与二胡考级的人数曾大幅上扬、一系列国际性二胡大赛红红火火举办……。二胡正走向发展的黄金时期。

由于闵惠芬长年至力于民乐及中外民乐的普及、教育、交流、传播。2005年被选为日本二胡振兴会的名誉会长,2008626日,闵惠芬赋诗一首贺日本二胡振兴会庆典。全诗如下:

千年奚琴我国粹,音韵清闵品如梅。

梅吐幽香山河醉,乐含芳华天地辉。

枝繁挺秀园丁培,曲雅高风润雨催。

长吟江梅梦里诗,久弄丝竹乡音美。

而今琴迷百万众,洋洋大军随前辈。

又闻东瀛芳菲舞,喜上眉梢泪欲飞。

     闵惠芬难掩二胡艺术走出国门、繁荣发展的喜悦,诗中融二胡千年历史和现实、艺术美学、文化内涵于一体,字里行间透露出以她为代表的一代二胡大家对二胡未来的美好憧憬,特别是诗尾“喜上眉梢泪欲飞”一句饱含的情怀与“诗圣”杜甫初闻收复河南河北时“涕泪满衣裳”的情怀如出一辙。

闵惠芬的诗词创作,是伴随着她第二个艺术的春天而来,虽然起步较晚,但是她把自我对乐的感悟与诗的想象合二为一,在丰富的艺术积淀基础上,通过诗的语润美与乐的音律美相融通、升华。给我们一个诗乐合一的艺术世界,字里行间渗透着“情之真”、“意之善”、“境之美”。

闵惠芬的诗词作品多半是建立在对艺术作品深刻感悟的乐的基础上。从二度创作的角度看,这些诗词作品相当于把“非语义性”的器乐语言转化成“语义性”的文字。因此这些诗词作品既是闵惠芬自已理解二胡音乐的“文本”,也是我们了解、欣赏闵惠芬二胡音乐的“文本”。

希想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的诗词作品一如她奉献给我们的音乐作品,成为我们永恒的记忆,也盼望她有更多更好的诗乐佳作问世。



[1]闵惠芬二胡艺术研究文集 上海音乐出版社 2004年版 第72

[2]吴震启(1952-),诗人,书法家,现为中国书协办公室主任,北京文化学院、联合大学和中国书努力完成书法培训中心教授。

[3]《忆江南》又名《慢长弓练习曲》,创作于1973年,当时闵惠芬应人民音乐出版社之邀而创作的一首练习曲,全曲是复三部曲式:由引子(散板)、呈示部(单二13小节十24小节),中部(中心Ⅰ30小节十中心Ⅱ15小节),再现部(单二13小节十4小节)组成。乐曲中部由两个中心组成,其中第一中心即乐曲中标[]的部分是儿时家乡生活的音画。

[4]闵季骞(1923-):民族音乐教育家。南京师范大学教授。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,南京乐社社长。三弦、二胡、琵琶、筝、箫等民族器乐演奏俱佳。著有教材:《三弦弹奏法》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;《二胡教材》闵季骞.杨其铮编.北京.音乐出版社.1956;《少年儿童琵琶教程》上海音乐出版社1995记谱整理了多首“十番锣鼓”和“苏南吹打”等民间乐曲,出版《梅花点脂――闵季骞音响点滴》唱片等。

[5]来源:上海音像资料馆,200611月数字化保存的闵惠芬的音像资料

[6]即闵惠芬1985年的文稿《博大境界中的民族神韵》。

[7]马濬《江河水-绕梁十日》见CD《江河水》Made in U.S.A  All rights reserved by copyright holders.(p)2008 FIM inc.

[8]闵惠芬二胡艺术研究文集 傅建生 方立平主编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第 85